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巨噬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近年来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尤其是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水平有预后意义.本文复习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旨在探讨巨噬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吴克复;郑国光;马小彤 刊期: 2008- 03
-
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其涉及的信号转导途径
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治疗效果差、易复发,复发的根源为体内微小残留病(MRD)的存在,而MRD的根除需要有效启动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免疫反应.然而,AML白血病细胞MHC、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表达量低或不表达,不能将白血病抗原有效地提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机体特异性抗白血病免疫应答.清除MRD而达到防止复发和根治白血病的关键是将白血病抗原有效地提呈给T细胞,并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白血病免疫应答.树......
作者:杨昆;李强 刊期: 2008- 03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新进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外周血中血小板明显增多并多伴功能异常,临床常表现为出血和(或)血栓形成.研究发现多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存在jak2基因和mpl基因突变,引起相关蛋白功能发生改变.现就国内外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敬德;付建非;梁爱斌 刊期: 2008- 03
-
AML/MDS中复杂异常核型的研究进展
复杂异常核型AML/MDS因其较高的发生率和恶劣的预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光谱核型分析和比较基因组杂交等分子遗传学技术揭示了其细胞遗传学特征:在各种染色体异常中,不平衡易位较平衡易位多见,结构异常较数目异常多见,尤以不平衡易位导致染色体物质的缺失为主,增加次之.5q、7q和17p为常涉及的缺失区域,其次为18q、12p和16q的缺失.11q、1p、8q和21q等为常见的增加......
作者:潘金兰;薛永权 刊期: 2008- 03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发病主要表现为: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异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及发热.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本文将对此方面的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汪安友;董宁征;阮长耿 刊期: 2008- 03
-
急性粒-单核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MoL)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分属于FAB分类的M4和M5亚型,它们无论在临床表现、细胞形态还是细胞遗传学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传统的治疗方案相同.但即使是同一亚型病人对相同治疗方案的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促使研究者寻找更为精确的诊断、预后标准.不断积累的现代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知识使得对AML的认识深入到基因水平.染色体畸变、融合基因、基因异常表达、单核苷......
作者:程译帜;金洁 刊期: 2008- 03
-
利妥昔单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外血液病中的应用进展
研究发现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发病与体液免疫有关,传统治疗如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切脾治疗常无效而使病程迁延难治.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作为抗B细胞表面CD20抗体,除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外,目前较多用于其他免疫相关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朱翠敏;郝长来 刊期: 2008- 03
-
血液有核细胞冷冻干燥保存的研究进展
细胞冷冻干燥保存与传统的常温保存和低温保存相比,具有储存期限长、储存运输方便等优点.目前,冷冻干燥技术多见于对血小板、红细胞保存的研究上,而应用于血液有核细胞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冷冻干燥对细胞的损伤机制、冷冻干燥保存需要解决的问题、血液有核细胞冷冻干燥保存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珍;钱欢;李睿;孙洁;黄河 刊期: 2008- 03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理学诊断研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恶性疾患,骨髓活检呈现组织学缺乏单一形态特征性的改变,诊断主要结合增生程度,粒、红、巨三系的形态学异常和间质成分改变进行综合性判断.目前发现骨髓组织中凋亡细胞增多是MDS患者又一形态学特征,对MD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DS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方面的进展则主要集中在血管新生和CD34+细胞这两方面.上述这些因素对MD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本......
作者:孙琦;陈辉树 刊期: 2008- 03
-
人血小板抗原检测及其在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是一类表达于血小板外膜的复杂抗原系统,现已发现多种抗原.HPA的同种差异性可引起血小板免疫性疾病发生,如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FNAIT)等.本文就HPA种类、定位和遗传概况,HPA血清学检测,HPA基因分型及其在FNAIT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梁晓浏;王保龙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
-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
- 2 加强我国血栓性疾病的诊治研究
- 3 抗原提呈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关系
-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分型
- 5 NCCN关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指导原则(2009版)
- 6 NPM1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7 血液系统肿瘤的遗传易感基因
- 8 CYP3A4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暴露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 9 导致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病理学新机制
- 10 GATA-1调节血细胞发育成熟的机制
- 11 006.影响重复献血环境和社会因素
- 12 血小板CD40L的免疫调节作用
- 13 大失血处理指南
- 14 婴幼儿血小板输注
- 15 归巢受体与恶性淋巴瘤播散的研究进展
- 16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近况
- 17 Hepcidin与铁代谢紊乱性疾病
- 18 白血病的靶向治疗
- 19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血液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 20 血小板抗原与抗体的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