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血小板减少症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与非血液系统疾病.随着对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研究的深入,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米司亭及艾曲泊帕的临床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笔者拟就TPORA的作用机制、其在血液系统疾病及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洋 刊期: 2014- 06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以巨核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近年来,Janus激酶(JAK)2V617F突变的发现使ET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发生革命性进展.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EK)2、10-11易位(TET)2、钙网蛋白(CALR)等基因突变亦补充ET发病机制.应用传统羟基脲、干扰素可使得ET患者PLT数目得到减低,阿司匹林、阿那......
作者:吴小谢 刊期: 2014- 06
-
RNA干扰技术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几乎所有APL患者均伴有特异性的染色体t(15;17)(q22;q21)易位,并形成特征性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RNA干扰(RNAi)技术具有转录后基因沉默效应,可特异性地抑制癌基因、癌相关基因或突变基因的过度表达,因此在疾病的基因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关注.目前,RNAi技术治疗APL可选择的靶点主要有①PML......
作者:宫文洁 刊期: 2014- 06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约20%成年及50%老年患者表达Ph,统称为Ph+ALL.与PhALL相比,Ph+ALL的完全缓解率(CR)低、预后极差.近年,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Ph+ALL,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缓解率,然而复发率仍然很高.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CR1期Ph+ALL患者的佳手段.Ph+ALL的进一步的治疗策略包括移植后TKI的应用及新一代TKI的研发.......
作者:马莎 刊期: 2014- 06
-
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病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临床特征,也是对MM进行诊断与分期的标准之一.维生素1D(VD)对MM细胞具有抑制作用,VD在治疗MM骨病的同时,可使多种抗肿瘤药物的作用增强.VD受体(VDR)是VD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必经途径.近年,与MM相关的单核酸多态性(SNP)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多药耐药(MDR)基因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等,而与M......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 06
-
移植前铁过载对血液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大量文献证明,移植前铁过载可增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的非复发相关死亡率,降低移植后总生存(OS)率,尤其增加感染及器官损伤的风险,可能导致急性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其主要机制涉及过多铁在组织中的沉积,活化氧自由基,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及组织和器官功能障碍.移植前铁过载是否可作为评估allo-HSCT预后的危险因素,祛铁治疗是否可使allo-HSCT患......
作者:张潇予;黄勇 刊期: 2014- 06
-
微小RNA在成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为非编码单链RNA分子,于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miRNA特征性表达在成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AML的细胞形态学亚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临床预后相关.深入了解AML相关miRNA表达谱,将为成年人AM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理论依据及应用方案.......
作者:刘慧慧 刊期: 2014- 06
-
调节性T细胞在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组具有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阻止免疫损伤病理发生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作用的T细胞亚群.其特征是持续表达CD25,特异性表达Foxp3,并低表达CD127.Treg可通过细胞接触或者分泌细胞因子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其免疫抑制活性受多种转录因子调控,如Foxp3、T-bet、干扰素调节因子(IRF)-4、GATA结合蛋白-3及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
作者:林少汾 刊期: 2014- 06
-
CALR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经典的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融合基因呈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为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近来,多项研究表明,多数Janus激酶(JAK)2V617F突变呈阴性的MPN患者存在体细胞钙网蛋白(CALR)基因突变.笔者就CALR基因突变引发的MPN的发病......
作者:刘樱子 刊期: 2014- 06
-
儿童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应用于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可发病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年龄是ALL的独立预后因素.儿童ALL有明确的生物学特征及较高的长期生存率;成年人ALL因其生物学特征不同,对大剂量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差,长期生存率较低.儿童型ALL治疗方案是指在儿童ALL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方案,即相对于儿童ALL治疗方案,减少了鞘内注射次数,降低了糖皮质激素及甲氨蝶呤的剂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ALL患者接受儿童......
作者:冯晓佳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输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与减少红细胞同种免疫有关
- 2 离心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影响因素控制
- 3 偏远地区脐血的采集
- 4 吸毒史和筛检问题:一个重大的挑战
- 5 一种HIV-1和HCV的检测法的临床评估及血清转化前的HCV检测窗口期显著减少的证据
- 6 c-myc与血液系统肿瘤
- 7 肝衰竭患者治疗性血浆置换诱发严重低镁血症
- 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造血调控
- 9 弱D2型红细胞免疫诱导产生原发性抗-D
- 10 129.中欧360万捐献血液筛查后HCV和HIV-1的NAT检出率
- 11 在全部使用保存前去除白细胞后发热反应减少,过敏反应不减少
- 12 多发性骨髓瘤靶向非细胞毒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13 Kidd血型系统研究进展
- 14 泛素连接酶组成型光形态建成蛋白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
- 15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和恶性血液病
- 16 069.Hy-红细胞表达弱Joa抗原的证据
- 17 佛山市无偿献血者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 18 脐血移植的研究现状
- 19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 20 单采献血者的迷走神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