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Th17细胞与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型T辅助细胞亚群,由初始T细胞分化而来,分泌IL-17家族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17,IL-17F,IL-17E和IL-21,IL-22,IL-23等.其中以IL-17A为重要,是Th17的标志性细胞因子.Th17细胞与其相关细胞因子被认为是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在众多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器官、骨髓移植排斥中发挥着重要生物学作用.笔者对......
作者:李护君;程海 刊期: 2012- 04
-
基于NK细胞的血液系统肿瘤免疫治疗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重要的外向性防御细胞,又是体内多种免疫细胞的调节细胞.探讨NK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免疫治疗的手段已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详细阐述了NK细胞的历史背景及抗肿瘤机制,对基于NK细胞的血液系统肿瘤免疫治疗进行了综述.......
作者:尚佩沛 刊期: 2012- 04
-
重新认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13q14缺失的预后意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过程和预后具有很大异质性.根据免疫表型、分子学标志和细胞分子遗传学指标对患者进行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尤其重要.13q14缺失为CLL患者常见的预后良好的遗传学指标.近年来研究显示,该病患者中存在预后不同的亚群,部分患者病程呈侵袭性进展,预后较差.笔者就近年国内外对13q14缺失CLL患者的预后认识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李菲 刊期: 2012- 04
-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来源于单-B细胞克隆,其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位点是唯一的,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均一性.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为独特型即肿瘤特异性抗原,使独特型淋巴瘤疫苗的研制成为可能.独特型蛋白疫苗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已显示了其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良好疗效,Ⅲ期临床试验目前已经完成.另外新型疫苗如DNA疫苗、树突细胞疫苗和脂质体疫苗正在研究阶段.笔者对独特型疫苗及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
作者:吴婷 刊期: 2012- 04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作为克隆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但因其并发血栓和向白血病转化等原因导致死亡,使得患者的寿命缩短.近年来,JAK2V617F和MPLW515L/K等基因突变的发现使人们对于PMF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进一步应用到PMF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而高龄、既往血栓等因素也被确定为PMF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笔者就基因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发生......
作者:陈贇 刊期: 2012- 04
-
micro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及其进展
microRNA(mi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抑制目的mRNA的翻译或是直接降解目的mRNA来实现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耐药等重要病理过程.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来源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至今仍不可治愈.miRNA的发现使人们对MM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藏美蓉 刊期: 2012- 04
-
索拉非尼及其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血液肿瘤的复发和耐药一直是其无法治愈的根本原因.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这一口服抗肿瘤新药,能够阻断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多种受体,已经在肾细胞癌和肝癌等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对索拉非尼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周柰岑;徐波 刊期: 2012- 04
-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LPS)是一种因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缺陷,导致淋巴细胞自身稳态和正常免疫耐受障碍的少见疾病[1],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淋巴结病、脾大、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笔者拟对ALP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程礼敏 刊期: 2012- 04
-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评价骨髓造血的研究进展
转铁蛋白受体(TfR)在调节细胞铁摄取和维持机体铁稳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达于各阶段骨髓幼红细胞膜表面.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是膜表面受体的酶切形式,其血清水平除受机体铁贮存影响外,还与骨髓红系造血旺盛程度明显相关.现就sTfR作为反映骨髓红系细胞造血旺盛程度参数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杨文睿 刊期: 2012- 04
-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急性白血病疫苗的临床研究现状
目前,树突状细胞(DC)被认为是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是免疫反应重要的调控者.自1973年首次报道到2011年以来,对DC的的研究获得了众多重大的突破.随着转化医学的进展,以DC为基础的肿瘤的免疫治疗正在迅速展开,且其临床疗效得到充分肯定.基于DC的血液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就DC调控免疫应答过程、急性白血病DC的制备、DC肿瘤疫苗的制备、临床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较为......
作者:夏长青;王建祥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 2 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级治疗策略
- 3 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 4 120.美国不同种群中,ABO和Rh(D)显型的频率
- 5 电子交叉配血
- 6 抗血栓新药戊聚糖钠
- 7 美国核酸技术筛检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成本效益分析
- 8 Haemocue低血红蛋白光度计检测RCC溶血
- 9 Rh阴性血型患者输血相关问题探讨
- 10 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
- 11 输血会传播致病基因吗?
- 12 亚砷酸联合抗坏血酸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凋亡机制的研究
- 13 爱尔兰受血者选定HCV筛选计划的结果
- 14 非编码RNA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 15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治疗骨髓瘤的新方法
- 16 P53基因突变与人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7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18 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现状
- 19 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20 098.在改良的洁净区内处理外周血祖细胞成分不能减少细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