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通过联合化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完全缓解,但是终不可避免的死于耐药的产生.其中多药耐药(MDR)已成为目前治愈白血病的大障碍.因此,阐明白血病的MDR机制对于提高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彻底治愈白血病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白血病MDR机制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群岭;张梅 刊期: 2003- 04
-
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症的基因缺陷
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症是由凝血酶原基因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基因缺陷导致凝血酶原蛋白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了凝血酶原的合成、分泌和活性,造成其活性和(或)抗原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本文就凝血酶原的基因缺陷进行综述.......
作者:王文斌;王鸿利 刊期: 2003- 04
-
重组活化因子Ⅶ的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重组活化因子Ⅶ(rFⅦa)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有因子Ⅷ或因子Ⅸ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并用于其他凝血酶生成障碍性出血性疾病.在有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重大手术时,剂量为90-120μg/kg的rFⅦa在第1个24小时内每2小时给药一次可以达到满意疗效,同样的剂量也可以用于家庭治疗.已有一些个案报道表明rFⅦa可以用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功能缺陷症病人出血的治疗,但还需要随机对照研究来加以证实.rF......
作者:陈昀;沈志祥 刊期: 2003- 04
-
B7分子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
人体抗肿瘤免疫是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B7分子及其受体传导的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增殖的重要辅助信号.干预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肿瘤特异性免疫杀伤反应或诱导T细胞抗原特异性无能状态,是目前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器官移植治疗的研究热点.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免疫基因治疗、肿瘤疫苗、抗B7-1单抗等的尝试正在积极展开.......
作者:徐颖洁;沈志祥 刊期: 2003- 04
-
肿瘤细胞铁代谢的分子机制
铁是细胞生长增殖的必需元素,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化过程.由于肿瘤细胞对铁的高需求,铁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已引起临床医学家们的重视,本文就肿瘤细胞铁代谢的研究状况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贾国存;廖清奎 刊期: 2003- 04
-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主要对各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进展,尤其是骨髓活检诊断病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陈辉树 刊期: 2003- 04
-
氨磷汀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氨磷汀(Amifostine)是一种广谱的细胞保护剂,除了通过稳定细胞DNA分子、消除氧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外,抑制细胞凋亡是其保护细胞作用的重要机制.本文着重讨论氨磷汀的抗凋亡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作者:黄成垠;陈宝安;李翠萍 刊期: 2003- 04
-
凝血因子Ⅺ的研究进展
人凝血因子Ⅺ可以被因子Ⅻ和凝血酶激活,依赖于因子Ⅺ的凝血酶大量产生能够激活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后者下调纤溶活性,抗因子Ⅺ和抗TAFI治疗与溶栓药物有协同作用.本文就因子Ⅺ在凝血-纤溶网络中的作用,先天性因子Ⅺ缺乏症及因子Ⅺ基因突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子彦;王兆钺 刊期: 2003- 04
-
围术期输血的节制
在过去15年,公众对输血及输血所带来的风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围术期过量输血的情况.实施围术期输血节制可着手以下三个方面:维持术前正常红细胞数、减少围术期血液丢失和佳输血.术前用药、术中减少失血、麻醉方法、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中血回收及充分利用血及血制品等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其目的就是减少用血.血液节制的策略为技术的联合应用.......
作者:邵建林;黄青青 刊期: 2003- 04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获得性异质性克隆性恶性疾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迄今唯一可望治愈MDS的手段.大约30%~40%的患者可经HSCT达到治愈.现今,HSCT主要适用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积分为中、高危组患者,而对于骨髓原始细胞大于5%或存在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患者多采用联合化疗合并HSCT治疗的策略.......
作者:邹煦;肖志坚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状态的研究进展
- 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 3 中国北方汉族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HLA等位基因及单倍型研究
- 4 减病原体ABO通用血浆的输注指证和成本效益
- 5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 6 135.标准采集过程获得的脐带血中的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克隆形成细胞的量
- 7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
- 8 红细胞抗体的持续存在性
- 9 自体移植在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进展
- 10 中国副孟买表型的分子遗传分析:确定一新的非功能性FUT1等位基因
- 11 骨髓及干细胞移植
- 12 德国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的HCV、HBV和HIV-1 NAT筛查结果
- 13 抗体筛选试验在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 14 日本肝癌高发区的输血史的前瞻性研究
- 15 输血后体内激活的血小板与WBCs的粘附
- 16 血友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17 脐血的生物学、免疫学、库存和临床移植
- 18 Plk1的研究进展
- 19 033.从人Fab片段显示库分离IgG抗-B
- 20 068.Kna/Knb多态性的鉴定和Knops基因分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