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NF-κB信号调节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药作用机制的关系
NF-κB是一种多功能的核转录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它的持续活化可以增强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其介导的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促使骨髓瘤细胞增殖,并通过减弱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保持线粒体稳定性等途径抑制骨髓瘤细胞凋亡,导致疾病发生.而以NF-κB为靶向的药物可以直接抑制其活性,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从而为MM的治疗提供了新前景.本文就NF-κB在MM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以其为靶向治疗的研究作一综......
作者:彭也;张晓红 刊期: 2006- 03
-
L-选择素在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中的作用
主要阐明L-选择素的分子结构、与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参与骨髓成熟粒细胞的释放过程,为骨髓释放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王柳春;李凯 刊期: 2006- 03
-
TNFα对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的调控
端粒酶在端粒延长和细胞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端粒酶的限速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不仅在端粒自稳,而且在细胞存活、DNA损伤和基因稳定性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正常造血重要的一种负性调控因子,对于造血细胞分化的异常调控、导致基因不稳定和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NFα对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相关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马丽亚;金洁 刊期: 2006- 03
-
树突细胞体外扩增及其修饰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树突细胞(DCs)是体内功能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它们启动并调控免疫反应,通过直接的细胞-细胞作用和细胞因子生成在联系天然和获得性免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调节以及增强抗癌症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中,DC的功能及调控研究是关键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DC的体外扩增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汤多壮;周剑峰;刘文励 刊期: 2006- 03
-
血小板成分细菌污染和预防
随着血小板成分在临床使用的日益增加,血小板细菌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输血医学界的重视.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内源性污染可以通过健康征询,外源性污染则通过皮肤消毒、移去初采集的部分血液等方法来防止.降低保存温度和减少保存时间也可减少细菌的生长繁殖.进行细菌污染检测可以降低血小板成分相关的败血症,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漩涡试验、试纸条检测细菌新陈代谢参数、染色镜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作者:朱立苇;徐健;黄伯里 刊期: 2006- 03
-
fgl2凝血酶原酶功能及临床意义的新认识
fgl2凝血酶原酶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可直接激活凝血酶原的促凝因子,可能还具有如免疫抑制活性、细胞因子样作用等功能.目前研究表明,fgl2凝血酶原酶与人、小鼠暴发性肝炎,流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也可能参与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病.对fgl2凝血酶原酶在其中的具体机制和多重角色的进一步阐明,将可能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全新的思路.......
作者:苏冠华;王朝晖 刊期: 2006- 03
-
2-甲氧基雌二醇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2-甲氧基雌二醇(2-ME2)为雌二醇在体内的生理代谢产物.体外研究表明,2-ME2可通过雌激素受体非依赖性的多样化机制对多种实体瘤和少数血液肿瘤产生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其抗肿瘤谱仍有待进一步扩大;体内研究也提供了其抗肿瘤的依据.因此,2-ME2是一种新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就2-ME2抗肿瘤的相关机制及临床前、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豪博;战榕 刊期: 2006- 03
-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未知病因通过免疫途径破坏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所致的一种骨髓衰竭症,免疫异常是该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就其发病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袁烨;邵宗鸿 刊期: 2006- 03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外另一种成体干细胞,已经在组织工程和移植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其易于分离培养、免疫原性低、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和表达,它也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受体细胞,已经在基因治疗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MSC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段丽敏;刘澎;李建勇 刊期: 2006- 03
-
三氧化二砷对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
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逆转MDR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三氧化二砷通过膜糖蛋白、酶系统及凋亡调控基因等途径作用于肿瘤MDR.谷胱甘肽在其作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控功能.......
作者:王涛;马梁明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重复应用ALG/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现状
- 2 湖北地区抗-HCV阴性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流行率研究(1 993年~2000年)
- 3 脐带血T细胞表型、谱系分布和相关分子表达特点的研究进展
- 4 P2X7受体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5 017.FⅧ因子抑制患者可通过花费经济的免疫吸附途径得到有效控制
- 6 低浓度二甲基亚砜冰冻血小板的个性化研究
- 7 NPM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8 001.评估多成分同时采集系统对单采去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的采集和保存
- 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 10 092.1993-2001年感染HBV,HCV及HIV血液的计算
- 11 083.比较非髓性恶性肿瘤病人,5或10g/kg/d filgrastim和化疗动员外周血祖细胞,骨髓准备和自体移植的三期随机研究
- 12 “双击”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 13 015.血小板在PAS-Ⅱ或Composol(R)中的保存
- 14 慢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15 单采2个治疗量血小板的安全性分析
- 16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HLA-DPA1和-DPB1基因多态性及其常见和确定的等位基因研究
- 17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并Sweet综合征及文献复习
- 18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血液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 19 伊马替尼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20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