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针对人类白细胞抗原的抗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干预措施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产生于同种异体免疫过程,如妊娠、输血、异基因移植、感染、接触致敏原等.HLA抗体已被公认为是影响实体器官移植预后的重要免疫因素,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HLA抗体亦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的不良影响因素,因此积极进行HLA抗体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改善HSCT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目前HSCT领域中HLA抗体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干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朱华 刊期: 2015- 03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警指标的研究进展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引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非复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聚焦于aGVHD预警指标的研究,以期能够及时控制aGVHD的发生和发展,并获得关于aGVHD病理、生理学的新见解.笔者拟就近年来关于aGVHD预警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邹昌洋 刊期: 2015- 03
-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为分子生物学特点与预后异质性大的恶性疾病,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尽管随着高强度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应用于临床,T-ALL预后得到较大改善,但疗效仍不够理想.因此,深入研究T-ALL发病机制,探索新治疗靶位对于提高T-ALL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T-ALL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T-ALL治疗的多个新型靶点被逐一发现.笔者拟就T-ALL靶向治疗新......
作者:王雪 刊期: 2015- 03
-
苦参碱的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苦参碱是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主要成分,在抗炎、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心律失常及免疫抑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苦参碱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相关性死亡、抑制肿瘤细胞黏附、侵袭与转移,以及逆转肿瘤耐药性、联合用药降低化疗毒副作用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笔者拟就苦参碱抗肿瘤机制及其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旨在为肿瘤......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5- 03
-
CUE结构域包含蛋白2在白血病及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CUE结构域包含蛋白2(CUEDC2)是新近发现的含CUE结构域的泛素结合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肿瘤形成、炎症及应激反应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UEDC2可介导蛋白质泛素化降解,与白血病及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密切相关.CUEDC2可促进纺锤体检查点(SAC)失活,导致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稳定,进而参与白血病和实体肿瘤发病进程.然而,CUEDC2在白血病及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是具有抑......
作者:刘洋;齐昆明 刊期: 2015- 03
-
抗原呈递细胞与T及B淋巴细胞异常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证实,ITP患者体内存在抗原呈递细胞(APC)与T及B淋巴细胞异常.笔者拟就APC与T及B淋巴细胞异常,以及3者间相互作用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ITP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刘美义 刊期: 2015- 03
-
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白细胞介素-1辅助蛋白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已被证实作为IL-1受体Ⅰ型(IL-1RⅠ)的共同受体,参与IL-1的效应发挥.新研究表明,IL-1RAP是新鉴定的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标志蛋白,且IL-1RAP抗体,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杀灭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体内的LSC,而不损伤正常造血干细胞(HSC).另有研究发现,IL-1RAP表达水......
作者:尹玲玲 刊期: 2015- 03
-
微小RNA调控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形成的研究进展
目前,多数恶性肿瘤常规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是困扰临床工作的重要难题,而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积极化疗后,残存肿瘤干细胞耐药性的存在,可导致肿瘤细胞对多数化学药物敏感性降低,引起肿瘤复发、转移,终危及患者生命.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的信号分子及信号通路相对较多,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目前相关研究,微小RNA(miRNA)与肿瘤耐药性的形成高度相......
作者:孙财 刊期: 2015- 03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为重要炎性因子,其为无菌性炎症与感染相关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者,在感染、炎症及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HMGB1表达水平可反映机体炎症及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且与相关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以HMGB1为治疗靶点,有望为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新策略.......
作者:苏贵珍;陈伟 刊期: 2015- 03
-
血液预警系统在输血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血液预警系统(hemovigilancesystem)作为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工具,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保证输血质量和安全.笔者通过对国外血液预警系统的定义、作用、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推动我国血液预警系统的建立,有效反馈并整合统一的血液预警系统信息网络,保障国内输血质量和安全.......
作者:宋雪珍;任小宁;孙凌云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Aurora激酶及其抑制剂与血液系恶性肿瘤
- 2 内皮细胞损伤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
- 3 耐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 4 136.HIV RNA试验能检测供血者血清转换前的窗口期早期HIV-1感染
-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6 核素骨显像对骨髓瘤骨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 7 流式细胞术对恶性淋巴瘤细胞膜表面标记及倍体分析
- 8 SPA-1基因与髓系白血病
- 9 G-CSF动员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
- 10 髓系白血病分子靶点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
- 13 人类血小板抗原的命名
- 1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 15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6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17 儿童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应用于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研究进展
- 18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指南
- 19 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进展
- 20 026.预温后抗体反应减弱或者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