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集落刺激因子在血液恶性疾病中的应用指南
血液恶性疾病本身或用来治疗这些疾病的强化疗方案常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由此所导致的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感染实际上已成为化疗剂量受限的主要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化疗的强度,患者既往的病史和有无伴发疾患.在过去十多年中,许多临床试验对集落刺激因子作为辅助治疗的潜在益处进行了研究,这其中包括改善或预防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其可能危及生......
作者:Pagliuca A;Carrington PA;Pettengell R;马洪兵 刊期: 2005- 05
-
2004年血型术语:国际性输血委员会对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命名
简介100多年前发现的人类血型,在整个20世纪,曾经有多种类型的命名方法.国际输血委员会(ISBT)在1980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以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的数字化命名.......
作者:Daniels GL;Fletcher A;Garrtty G;洪小珍 刊期: 2005- 05
-
青春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窗口期经输血传播给两例受血者
美国在对献血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NAT)前,估计重复献血者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毒(HIV)的几率为1/4.5万~1/6.6万.采用NAT后,风险估计为1/213.5万;初次献血者传播HIV的风险为1/120万到1/180万.从1999年3月起,献血者除按标准检测HIV-1/2EIA和P24抗原外,还做NAT检查.NAT进一步缩短了HIV感染后的窗口期.虽然在献血人群中的HIV检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作者:Phelps R;Robbins K;Liberti T;杨晓芬;武江;陈静娴 刊期: 2005- 05
-
红细胞置换和静脉输注Rh免疫球蛋白防止D+红细胞免疫
输血治疗须避免育龄D-妇女接受D+红细胞,但在一些偶然情况下,如差错,紧急情况或D-红细胞储存缺乏,D-育龄妇女就可能输入D+红细胞.是否产生免疫及抗体的水平由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输入D+红细胞的数量决定,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免疫.但导致免疫的准确剂量尚不清楚.众所周知,D+细胞具有免疫原性,如果不采取措施,免疫的风险(输入1单位D+红细胞达80%)是相当高的,对此目前很少有指导性措施.......
作者:Nester TA;Rumsey DM;Howell CC;赵凤绵 刊期: 2005- 05
-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发的纯红细胞再障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贫血是慢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贫血不仅能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尚可并发左心室肥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已成为慢性肾病并发贫血的标准治疗,迄今全球共有400万这类病人接受了此种药物治疗.病人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的副作用是血压升高,但过去常出现的高血压危像目前很少见.......
作者:Verhelst D;Rossert J;Casadevall N;何成涛;陈会友;田兆嵩 刊期: 2005- 05
动态资讯
- 1 口服抗凝剂患者在牙科手术时的处理指南
- 2 微龛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 3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后EDTA抗凝血持续体外溶血
- 4 STI571在白血病治疗中耐药机制的研究
- 5 160.在血液采集袋中发现的白色颗粒物由血小板和白细胞组成
- 6 118.采自多次G-CSF刺激供血者的浓缩粒细胞的特性和功能的分析
- 7 TEL-AML1融合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造血调节研究进展
- 9 小鼠胚胎造血发育的转录调控
- 10 500例血友病的病因学分类研究
- 11 定期无偿献血者NK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 12 活性氧水平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以及研究进展
- 1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 14 2004-2014年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分析
- 15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增殖性疾患免疫分型的修订指南
- 16 Fas系统与疾病
- 17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血栓性疾病
- 18 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红系终末分化研究
- 19 128.首例经RNA筛查的献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报道
- 20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