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STI571的耐药机制及其克服对策
嵌合的bcr-abl编码酪氨酸激酶在白血病生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生物学的进步促进了针对CML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是一个以bcr-abl为靶标的新的治疗药物,近已被FDA批准为CML的治疗药物,它可以在bcr-abl阳性白血病的患者中诱导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缓解,但多种机制导致它有可能发生耐药.如何克服耐药成为血液学家及药物学家致力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
作者:俞文娟;王建祥 刊期: 2003- 03
-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引起该病的突变皆为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其中FGA基因IVS4+1G>T剪接突变为其突变热点.但无论何种突变都可引起纤维蛋白原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造成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缺如,终导致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表现.本文对近年来该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方怡;王学锋;王鸿利 刊期: 2003- 03
-
NF-κB与多发性骨髓瘤
NF-κB转录因子家族,在细胞,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活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在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的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NF-κB活性的增加与多发性骨髓瘤(MM)瘤细胞的自下而上能力增强相关,复发和化疗耐药的MM株NF-κB活性明显升高.IκB磷酸化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阻断抑制性因子IκB的磷酸化降解,从而维持NF-κB与IκB结合的状态,使NF-κB活性受抑制.抗NF-κB治疗......
作者:王焰;沈志祥 刊期: 2003- 03
-
转铁蛋白受体2研究进展
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receptor2,TfR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铁转运和铁稳态调节蛋白,在基因结构、蛋白结构、与转铁蛋白(Tf)结合和铁摄取方面与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receptor1,TfR1)具有相似性,但在mRNA表达的组织分布和调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TfR2mRNA不具有3'-端未翻译区的铁效应元件(IronResponsiveElement,IRE)......
作者:高举;袁粒星;李馨筱;廖清奎 刊期: 2003- 03
-
ALK+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NPM-ALK融合基因的发现使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分子生物学上有了一类明确的亚型.NPM-ALK融合基因来源于t(2;5),NPM基因位于5q35,而ALK基因位于2p23,两个基因的突变位点几乎不变.通过特异的抗体和PCR等方法可以鉴别出该亚型.近年来,研究发现了不同的ALK融合基因,而在其它疾病中也发现存在该融合基因.NPM-ALK融合基因的确切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底物尚未完全明确,通过对其机制的研......
作者:叶启东;顾龙君 刊期: 2003- 03
-
HLA系统命名规则,2002
编者按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及世界范围内群体调查的扩大使原有的命名规则不适应HLA等位基因数目的增加,2002年6月命名委员会补充和修订了命名规则,由原来的5位增至8位,为便于从事免疫、遗传及有关临床医生了解新命名规则及HLA多态性现状,特刊此译文.......
作者:池永斌;范丽安 刊期: 2003- 03
-
PTEN蛋白在细胞周期调节中的作用
PTEN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能特异性地使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P3)去磷酸化,拮抗三磷酸肌醇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系统,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也可通过灶性粘连激酶(FAK)途径和致细胞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途径来调节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凋亡等,从而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白血病细胞系中,PTEN基因通过直接或间接失活机制出现表达异常,其机......
作者:彭智;冯文莉;黄宗干 刊期: 2003- 03
-
凝血酶信号传导及其血小板受体活化
凝血反应是一个复杂的信号级联过程,凝血酶在其中占有核心地位.凝血酶调节血小板聚集、释放与内皮细胞活化,在血栓与止血中作用巨大.凝血酶活化血小板主要通过其表面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的小家族(protease-activatedreceptors)PARs介导,将细胞外蛋白水解转变为跨膜信号,从而调节一系列细胞反应.目前正通过转基因、基因敲除小鼠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PARs的功能,并探讨其他信号传导途径......
作者:韩悦;阮长耿 刊期: 2003- 03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排斥的影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具有干细胞特性,体外培养呈贴壁生长,成纤维细胞样形态,不表达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的标志.它能抑制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也可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其机理可能与为HSC提供保护、抑制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提供相匹配的H......
作者:费小明;陆化;汪承亚 刊期: 2003- 03
-
连环蛋白及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连环蛋白是一组分布和作用十分广泛的细胞内糖蛋白,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粘附结构的一种重要成份,磷酸化后又可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因子和基因转录调节因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转化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其与白血病细胞恶性行为密切相关.EGF、TGFa、PDGF、HGF和CSF-1等细胞因子均能使连环蛋白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连环蛋白成为白血病细胞逃避杀伤的生存信号.因此,抑制连环蛋白的磷酸化可......
作者:辛先贵;岳炳德;张圣明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综合干预及护理对降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
-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
- 3 010.血小板制剂中血小板激活的临床意义
- 4 不同体外诱导分化来源巨噬细胞表型分子分析及极化功能比较
- 5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6 CpG寡核苷酸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 7 Aurora激酶及其抑制剂与血液系恶性肿瘤
- 8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9 严重凝血病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研究
-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 11 带有温自身抗体病人体内的同种抗体的检测
- 12 122.机采血小板供者柠檬酸盐毒性全国性调查
- 13 骨髓造血干细胞壁龛研究进展
- 14 外周血祖细胞供者中G-CSF诱导的脾脏大小改变
- 15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病毒性出血性膀胱炎的诊治
- 17 镰状细胞输血对患者的影响
- 1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 19 红细胞抗体的持续存在性
- 20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