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新进展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具有生物学异质性的B细胞恶性肿瘤.CD20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使得DLBCL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应用联合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后疗效不佳.因此,根据DLBCL的不同亚型及细胞起源,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DLBCL治疗关注的重点.本文就DLBCL的亚型及细胞起源等方面,总结DLBCL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王清云;岑溪南;任汉云 刊期: 2017- 01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管理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随着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耐药成为临床治疗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二代、三代TKI.及某些新型药物的研发给一代TKI伊马替尼(IM)耐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不断完善的疗效监测体系和ABL激酶区突变检测的应用为TKI的选择、疗效评价,以及药物转换提供了客观且敏感的指标.因此,只有将治疗药物与相应的监测体系......
作者:扈臣媛;闫志凌;徐开林 刊期: 2017- 01
-
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是导致allo-HSCT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GVHD动物模型的长足发展,GVH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也有更深入的认识.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GVH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涛;白海;王存邦 刊期: 2017- 01
-
神经母细胞瘤复发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期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因此临床常见高危NB病例.高危NB病例容易复发和耐药,治疗反应差,5年总体生存率非常低.NB的复发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MYCN基因、肿瘤干细胞(CSC)、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DNA甲基化、微小RNA(miRNA)、细胞衰老、白细胞介素(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有关.笔......
作者:罗甜;胡群;刘爱国 刊期: 2017- 01
-
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研究
经典的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融合基因呈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该类疾病均为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所致,并且都存在Janus激酶(JAK)2V617F、JAK2基因第12号外显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W515L/K、钙网蛋白(CALR)等基因突变,这些遗传学改变与MPN......
作者:张文霞;韩艳秋 刊期: 2017- 01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研究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一组起源于T或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约85%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NHL临床与生物学上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并且诊断、治疗及预后亦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大部分NHL患者均可获得长期缓解,但是部分复发/难治性NH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过继细胞免疫治疗(ACT)发展迅猛,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方面进展迅速......
作者:王天怡;汤静燕;李本尚 刊期: 2017- 01
-
端粒酶抑制剂伊美司他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随着Janus激酶(JAK)2V617F、MPL、钙网蛋白(CALR)等基因突变的发现,MPN进入到一个新的分子生物学时代,而针对这些突变靶点的新药也逐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端粒酶抑制剂——伊美司他(imetelstat)被发现在体外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并且抑制肿瘤细胞增殖.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伊美司他可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作者:颜呈呈;张悦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134.一种新的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制剂10%IGIV-C(Gamunex,10%)的药物动力学和耐受性
- 2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在骨髓移植供体选择中的作用
- 3 006.影响重复献血环境和社会因素
- 4 017.人类血小板抗原-5系统多态性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闭塞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 5 临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的意义
- 6 拟胚体形成过程与小鼠胚胎干细胞造血分化的关系
- 7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 8 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
- 9 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
- 10 115例汶川地震伤员临床输血分析
- 11 Rh阴性血型患者输血相关问题探讨
- 12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 13 MDS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相关因素
- 14 AML1/RUNX1蛋白在造血干细胞起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5 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 16 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8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分类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 20 骨髓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