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研究进展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fl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的溶血性疾病.本文阐述了PNH在异常细胞获得增殖优势、血栓形成等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近年的治疗进展.......
作者:韩冰;赵永强 刊期: 2009- 06
-
Rh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Rh血型系统发现距今已有60多年,在临床输血医学中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型性的血型系统,由两个同源性很高的RHD和RHCE基因编码的具有12次跨膜的RhD和RhCE蛋白,RHAG基因编码Rh有关糖蛋白RhAG,这些蛋白和其他膜蛋白(LW,IAP,GPB,Duffy,带3)在红细胞膜上形成一个核心复合物,参与氨的转运.在临床输血中,Rh血型系统可引起胎儿和新生溶血病(HDN)和输血反应.RH基因遗传背景......
作者:洪缨;陈强;王乃红 刊期: 2009- 06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形态学与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造血系统的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效造血及发育异常.因此,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改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丹丹;陈子兴 刊期: 2009- 06
-
AML1/RUNX1蛋白在造血干细胞起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发育的过程需要多种转录因子调控,其中AML1/Runx1蛋白对造血干细胞的起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AML1/Runx1蛋白在造血干细胞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造血干细胞的发育过程提供依据.......
作者:易富;冀凯宏 刊期: 2009- 06
-
人类RHD基因及RhD蛋白的研究进展
人类RHD基因及RhD蛋白多态性均较强,在输血医学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抗原.RhD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够引起新牛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RhD蛋白存在多种变异体,主要包括弱D、不完全D和Del型.本文就人类RHD基因、RhD蛋白及其变异体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杨爱龙;张建伟 刊期: 2009- 06
-
药源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为双刃剑,一面有治疗疾病之效使患者康复,也可因使用不当或个体易感发生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病痛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林凤茹 刊期: 2009- 06
-
提高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水平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并非一种罕见疾病,但有些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医师对该病认识不够,诊断技术落后,所以造成许多患者被漏诊.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广大医师重视该病,加深认识,运用正确的诊断试验,提高HS的诊断水平.......
作者:王小钦;林果为 刊期: 2009- 06
-
地中海贫血铁过载治疗新进展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不足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根据其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
作者:赖永榕 刊期: 2009- 06
-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溶血性疾病的发病年龄以新生儿期为高~([1]),婴幼儿童在红细胞生化代谢、机体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阶段性特点使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表现有不同于成人患者之处,可能增加溶血病因鉴别诊断的困难,治疗上也应权衡利弊选择适宜的方案.本文结合国内外近期文献,简述小儿溶血性疾病诊治中的常见问题.......
作者:李津婴;万树栋 刊期: 2009- 06
-
血浆置换显示干细胞移植后环孢素A引起的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和利福平的相应颜色反应
患者为1例39岁女性,患T/NK细胞淋巴瘤,在外周血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15天,发生环孢素A(CSA)毒性相关的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MAHA).因血清肌酐从移植前的0.4mg/dL,上升至移植后第9和15天的1.0和2.9mg/dL.故停用CSA.......
作者:Bryant BJ;Leitman SF;Klein HG;廖耘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单克隆抗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的临床应用
- 2 117.妊娠时人嗜中性粒细胞抗原-2a(NB1)表达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的意义
- 3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4 血型系统同种抗体的临床意义
- 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 6 fgl2凝血酶原酶功能及临床意义的新认识
- 7 内皮细胞与血发生的关系
- 8 胸心外科输血申请单质量评价
- 9 红细胞衰亡机制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10 移植前铁过载对血液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 12 血小板冷冻干燥基础保护剂添加不同含量的不同糖类的实验研究
- 13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探讨
- 14 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 15 B7-CD28共刺激途径的研究进展
- 16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和处理
- 17 针对热休克蛋白90的靶向治疗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 18 058.Barcode技术:增加输血安全性的作用
- 19 不同过滤时间对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的影响
- 20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