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IgA缺乏症患者安全输血研究进展
IgA缺乏是指血清中IgA含量少于0.05g/L或缺失,但IgG和IgM血清含量正常.IgA缺乏症病人接触外来抗原免疫刺激后,体内会产生抗IgA抗体,当输注含IgA的血液或血制品时可引起严重过敏性休克反应,因此可选择性输注IgA缺乏者IgA-献血员的血液制品.本文就IgA缺乏引发的输血安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玉林;冯明亮;刘达庄 刊期: 2009- 05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类似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仅是一类重要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还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给供者应用可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而不削弱移植物抗肿瘤效应,而受者移植后早期应用G-CSF可影响免疫重建,并有可能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相关死亡的发生,降低移植疗效.本文就G-CSF及其类似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作-综述.......
作者:蔡小矜;冯四洲 刊期: 2009- 05
-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是一类少见的异常红系造血及其无效生成所致的异质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包括经典的Ⅰ、Ⅱ、Ⅲ型和其他较少见类型(如Ⅳ、Ⅴ、Ⅵ、Ⅶ等).本文就CDA各型的临床特征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雅琴;竺晓凡 刊期: 2009- 05
-
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组织归巢的潜能
间充质干细胞(MSC)足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潜能.近年来研究发现,MSC除了具有免疫抑制、支持造血、成骨潜能和修复损伤组织等作用,还可以向肿瘤组织归巢,参与肿瘤微环境的构成.本文结合MSC向炎症、损伤部位归巢的机制,讨论其在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存基因靶向治疗中的运用前景.......
作者:胡慧瑾;费小明;陆化 刊期: 2009- 05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与前景
粒细胞集落刺激冈子具有刺激早期造血干细胞增殖、提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及增强中性粒细胞功能等多重体内牛物学效应.临床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类骨髓衰竭性疾患,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骨髓抑制及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等.本文就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潜在诱导其克隆性演变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星鑫;郑以州 刊期: 2009- 05
-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规范治疗的演化
本文系统回顾了以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案CHOP的由来及其演化,比较分析了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种治疗方案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明确了方案选择的依据.......
作者:齐军元 刊期: 2009- 05
-
再生障碍性贫血克隆性演变研究的现状
随着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长期生存率逐年提高,AA转化为克隆性疾患,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L病(MDS/AML)呈增多趋势,且继发于AA的MDS/AML预后较原发性MDS/AML更差.作为AA晚期并发症之一,克降性演变已成为影响其远期疗效的主要负面因素.本文就AA克隆性演变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英梅;郑以州 刊期: 2009- 05
-
Rh弱D及Del的相关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RhD抗原在不同类型红细胞上表达的强度不一,从很强的D到弱D,弱的是Del.弱D主要是由于RHD基因编码区发生点突变,引起编码的细胞内或RhD跨膜区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红细胞上的D抗原位点数减少.RHD1227A等位基因是亚洲人群Del表型的重要遗传标记.本文就弱D及Del的分子机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等综述如下.......
作者:王敏;王保龙 刊期: 2009- 05
-
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高三尖杉酯碱(HHT)以持续静脉滴注疗效为佳,半合成和人工合成HHT每日二次皮下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与持续静脉滴注相当.HHT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抑制蛋白合成,并能直接抑制P210BCR-ABL蛋白的表达.HHT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是初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α-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晚期CM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加用HHT可使部分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疗效处于平台期的CM......
作者:李玉峰;陈宝安 刊期: 2009- 05
-
幽门螺杆菌与血液病的研究新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CagA作为首个致癌性细菌蛋白,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已认识到HP感染与血液病相关,本文综述HP感染与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关系的新进展.......
作者:李薇薇;陈烨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细胞免疫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
- 2 CD38免疫靶向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 3 几种少见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的诊断与治疗
- 4 092.1993-2001年感染HBV,HCV及HIV血液的计算
- 5 肺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 6 SDF-1/CXCR4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细胞归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7 嵌合体检测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 8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支持下脐血单个核细胞扩增的研究
- 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 10 TEL-AML1融合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1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染色体缺失分析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 12 血液处理过程中的红细胞溶血
- 13 016.在新的血小板保存介质中血小板保存19天
- 14 K562细胞株的红系分化研究
- 15 复发性与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 16 中、重度乳糜血对血液5项检验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 17 放射性核素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8 152.1例婴儿因输注血小板而产生抗-D:免疫预防的意义
- 19 Sysmex SE9000计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采集
- 20 T-bet:一种新的T细胞分化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