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B淋巴细胞特有的RH抗体自然免疫RH阴性妇女的发生频率分析
......
作者: 刊期: 2004- 02
-
浓缩血小板和红细胞在保存前去除白细胞对降低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影响
......
作者: 刊期: 2004- 02
-
每日l或2次后使用rHu刺激因子健康志愿者体内G-CSF和CD34+细胞动员的动力学
......
作者: 刊期: 2004- 02
-
一所韩国大学医院对作出输血决定的研究
......
作者: 刊期: 2004- 02
-
以血红蛋白为基质的氧载体:我们还在原地吗?
Transfusion2003年第二期上,Lanzkron及其合作者报道了一例镰刀型细胞病人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伴有急性胸部综合征,因为宗教信仰而拒绝输注红细胞的案例.改善供氧是治疗急性胸部综合征的主要手段,包括补充O2、扩张支气管及或输注红细胞.这种病人因多种因素导致组织缺氧:氧交换减少(肺栓塞,因为缺氧加剧了不可逆镰刀型变化的细胞导致的肺血管堵塞,及由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O2运输障碍(贫......
作者: 刊期: 2004- 02
-
捐献全血对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对1000名献血者捐献全血3个星期后的采访研究
以前曾对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献血者的献血的负面影响做过研究.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尤其是伴有昏厥的反应,一直是献血安全研究的主要关注所在,但献血者手臂受伤、创伤以及非血管迷走神经的系统反应也已见报道,但都没有主动地向献血者征求意见,其结果是有限的和不全面的.本研究对1,000名献血者在献血3周后进行了采访,以确定发生了哪些全身反应和手臂伤害.......
作者: 刊期: 2004- 02
-
重症病人的贫血和红细胞输注
简介重症病人的定义并不是很明确,但大多数临床医生指的重症病人是那些伴有器官衰竭的急性病人.在英国,伴有多器官衰竭的病人在ICU(重症监护室)医治.贫血是重症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在ICU内,对贫血的治疗是输注异体红细胞.除禁止输血治疗的病人外,进入ICU的患者大概有40%接受过红细胞输注.输血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因素,直接关系到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输血指征.本文集中讨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4- 02
-
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指南
英国血液学界通常通过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来判断纤维蛋白量的降低和质的异常,评估出血危险性.纤维蛋白原的升高通常预示各种缺血性事件的存在,建议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测就是基于这种观点.......
作者: 刊期: 2004- 02
-
围手术期出血的处理
引言任何大手术都存在对止血系统的挑战,一些失血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围手术期大出血仍是外科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对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节约地使用血液制品,以减少异体血液的接触,从而减少输血传播的疾病.因此围手术期出血的处理需要迅速评估,有条理地诊断,以及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出血存在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手术出血,由于在手术部位不能手术控制出血的......
作者: 刊期: 2004- 02
-
保存7天后的血小板质量
为防止浓缩血小板(PC)的细菌污染,需要在第一天或第二天进行检测,这可能缩短血小板的使用效期,除非容许保存期超过5天,5天是目前大多数国家认可的标准.一些国家正在考虑或实施细菌筛检,因为PC细菌污染可引起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996-2001年期间,英国血液监测资料显示有38例输血传播的感染,其中21例由细菌引起(17例与血小板制品有关),6例致命.同样,降低免疫并发症(如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P27kip-1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2 136.单采白细胞制品对自体移植后造血系统恢复的影响
- 3 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的分子机制
- 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现状
- 5 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非血缘脐血移植后原发病复发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6 单采2个治疗量血小板的安全性分析
- 7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 8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析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无偿供血者及相应的供血者管理
- 9 辐照血的临床应用
- 10 血友病A发病的分子机制
- 11 吸烟、Fg基因多态性、血浆Fg水平与血栓性疾病
- 12 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因素
- 13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 14 用免疫磁方法联合分离外周血CD34+干细胞和除去B细胞
- 15 065 梅毒检测确证试验阳性的供血者循环梅毒螺旋体DNA及RNA的流行率
- 1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现状
- 17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微小病毒B19DNA核酸扩增技术国际标准化的首次建立
- 18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继发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 19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的研究进展
- 20 内毒素血症抗体治疗及内毒素耐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