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大型三级医院红细胞的寿命
简介医院中,影响血液可用性的因素包括血型、交叉配血、发放期限、保存期限和本地区血液中心血液的供应.不同的添加剂可以延长浓缩红细胞(PRBC)的保存期.......
作者:W.Owens;M.Tokessyεt G.Rock;赵云珠;王鸿捷 刊期: 2002- 03
-
Miltenbergera抗原存在的直接证据
前言MNS血型抗原位于血型糖蛋白A(GPA)、血型糖蛋白B(GPB)、或部分GPA和部分GPB构成的分子上.MNS系统的几种抗原为低频抗原,分为Mlitenberger(Mi)亚型,首先由Cleghom发现由于红细胞上存在与Miltenberger夫人(anti-Mia)的血清反应的血型抗原、命名为Mi血型系统.根据与确定的抗体反应模式的不同,现分11个亚型(Mi.Ⅰ~Mi.Ⅺ).MNS红细胞血型......
作者:V.Chen;G.Halverson;K.Wasniowska;孙启凤 刊期: 2002- 03
-
丙型肝炎自然史的确定为何如此困难?
确定任何一种慢性病自然病史都有必要的,否则就不可能确定其危害性,积累致病机理必要的信息,或确定治疗措施.为此必须了解该病的起始原因以及疾病变化的全过程.不管病程多久,都应追踪至痊愈或达到一个有临床意义的终点.此外,真正的自然史必须收集无治疗介入情况下疾病的长期信息.......
作者:Leonard B.Seeff;王丽红 刊期: 2002- 03
-
输血相关铁沉积的一般性论证
目前对于镰刀型细胞(SCD)患者普遍采用输血治疗,但多次输血会导致患者产生输血相关的铁沉积,终便是由于组织中积累过量的铁而造成器官坏死.解决铁沉积有两个基本途径.......
作者:Elliot Vicbinsky;廖耘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铁在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及与细胞周期、自由基的联系
- 2 024.供血者中抗-HBc筛选预防HBV感染的价值
- 3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策略
- 4 内皮细胞损伤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
- 5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并发症
- 6 086.非溶血性发热性红细胞输血反应中的细胞因子的释放
- 7 CD34+造血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T/NK细胞的研究进展
- 8 2001-2014年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用血变化趋势分析
- 9 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 10 铁--比比皆是,但不够献血之用
-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
- 12 强度连续单采血浆和铁补充对月经期女性铁代谢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法研究
- 13 AML1-ETO融合蛋白致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
- 14 献血者手臂皮肤消毒对浓缩血小板细菌污染的影响
- 1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AML1-ETO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 17 砷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8 DR3:一个新的凋亡诱导受体
- 19 Vγ9Vδ2T细胞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 “去甲基化”时代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