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本刊是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进展,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输血及血液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被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期刊加工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9X
- 国内刊号:51-16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谷胱甘肽转移酶与白血病多药耐药
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化疗仍是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尽管化疗可使60%~80%的病人达到完全缓解,但能够治愈的病人只占20%~30%,余下的或复发或难治,对化疗反应差并对多种化疗药耐药.因而,研究耐药原因及解决途径对白血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对耐药机制的解释较多,经典的mdr1、MRP等耐药机制已基本明确,因而进一步了解非经典耐药途径如谷胱苷肽转移酶(GSTs)等的耐药机制对于完善多药耐药机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小军;董作仁 刊期: 2001- 04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4G/5G多态性和冠状动脉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决定血浆纤溶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血浆纤溶活性的降低常常归因于PAI-1水平的升高.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位鸟嘌呤插入/缺失多态性(4G/5G)与血浆PAI-1水平有密切关系。4G以G基因型者血浆PAI-1水平较5G/5G型者明显增高,较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关于PAI-1启动4G/5G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CAD)已有不断报道......
作者:战梅;韩忠朝 刊期: 2001- 04
-
带有温自身抗体病人体内的同种抗体的检测
自身抗体的存在往往掩盖同种抗体的检测,而同种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常常很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所以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带有自身抗体病人体内的同种抗体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检测技术有稀释法、自身吸收、同种吸收等.本文介绍并比较上述三种检测技术,期望这些实用技术得以广泛而合理的应用.......
作者:孙国栋;段现民;李芳 刊期: 2001- 04
-
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粘附分子的影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粘附分子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其粘附分子有显著影响,粘附分子介导APL细胞与内皮细胞、骨髓基质及基质细胞粘附,并介导APL细胞沿血管壁滚动、紧密粘附及移行;细胞粘附分子已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晓晖;宋善俊 刊期: 2001- 04
-
P-选择素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P-选择素介导白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粘附,促使细胞内一些活性物质的释放,造成血小板活化和冠脉内血栓形成增加,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通过抑制P-选择素介导的多细胞粘附,可以有效减轻血栓形成,保护心肌细胞,减少急性心肌缺血事件发生.对P-选择素及其介导的细胞粘附更进一步的认识,将为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
作者:仲任;宋善俊 刊期: 2001- 04
-
催乳素对造血及免疫系统的调控效应及其应用前景
催乳素(PRL)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垂体前叶激素,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主要参与者.催乳素受体(PRL-R)广泛分布于免疫和造血组织,是造血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体内外研究显示,PRL能促进CD34+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参与红系、粒系、淋巴系细胞的发育成熟,在癌症放疗、化疗和骨髓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和免疫功能恢复中展现了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爱玲;孙汭;田志刚 刊期: 2001- 04
-
对献血者进行输血传染病的核酸扩增检测
目前的风险在过去20年中,通过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减少,部分是由于对供血进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改进.现在每单位血液受主要病毒污染的风险范围为1/50,000到1/700,000.这种危险因素有4个来源:血清转换前(窗口期)供血,病毒的变异,非典型血清转换和实验室检测误差(表1).病毒的变异诸如HIV-1的O亚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不寻常亚型,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发生......
作者:M.P.Busch;S.H.Kleinman;葛红卫;王鸿捷;季阳 刊期: 2001- 04
-
标准化红细胞单位:实施的时机成熟吗?
早期的输血研究集中在如何从健康人采集适量的血液,而不对其造成伤害.不同国家由于其公民体型不同,采血量也不同.1950年到1960年代,法国的做法是较矮小的献血员采集的血量为250ml,血容器为玻璃瓶,装入半量抗凝剂,高大献血员采集400-500ml,加入常量的抗凝剂.后来,塑料袋代替了玻璃瓶,根据男女献血员的体重,女性献血员采集300ml±15%,男性献血员采集400ml±10%.SoulierJ......
作者:C.F.Hogman;F.Knutson;赵凤绵;王鸿捷 刊期: 2001- 04
-
稀有血型血液的国际互助国际输血协会稀有血型献血者专题委员会的报告
前言稀有血型血液(简称稀有血)的特异性很强,虽需求甚少,一旦在本地满足不了这种特殊血型病人的需要,可寻求国际互助,以确保稀有血的供应.国际输血协会(ISBT)稀有血型献血者专题调查委员会的建立,推动了稀有血国际互助的过程,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血液服务方针.......
作者:David Anstee;Cyril Levene;Delores Malorry;张瑞琴 刊期: 2001- 04
-
新生儿及胎儿的RhD溶血性疾病
历史背景新生儿溶血病(HDN)、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性溶血(HTR)三种疾病中,HDN的病因为复杂.因为它是自身(母体)产生抗体,而破坏他人(胎儿)细胞.1609年,首次出现了临床胎儿水肿的描述,一名叫LouiseBourgeois的助产士描绘一对双胞胎的出生:第一个出现水肿,生下后迅速死亡,第二个进行性黄疸,几天后死亡.在以后几个世纪,该临床表征被各自独立地报道(表1).......
作者:S.J.Urbaniak;M.A.Greiss;廖耘;陆志刚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144.在输血医学研究中用出血作为观察指标的方法学要点
-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Notch信号通路与血液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4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及其预防与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
- 5 094.多次输血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B型肝炎病毒的高感染率
- 6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核体研究进展
- 7 137.一种用于融化后脐血洗涤的新型自动化设备
- 8 滤泡辅助T细胞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 9 大量输血患者凝血病的预防和治疗(1)
- 10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造血干细胞的调控
- 11 一个标准化提议: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评估血小板的活性
-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13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期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4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胃肠道出血、血管发育异常、心血管疾病和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
- 16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氟美松或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体内细胞因子谱的变化
- 17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免疫因素的研究进展
- 18 SDF-1-CXCR4生物学轴对造血干/祖细胞的调控作用
-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20 103.1995年60所大学医院的输血费用